因为哥白尼是笃信上帝的。他坚信,上帝是完美而简洁的。
事实上,哥白尼并没有发现地球绕太阳转,在那个望远镜还没发明的时代,他通过肉眼观察天空加上研究古代数据(主要是托勒密的数据),并运用卓越而巧妙的洞察力提出了他的日心说理论,但他从未验证过自己的这个假说。
那时的欧洲各地区已从中世纪的长期动荡中慢慢崛起。在整个中世纪,基督教生硬地抹杀了古希腊传承的理性光辉,而伊斯兰文明却为欧洲保留了一脉理性的火种,他们采纳了希腊逻辑和理性探究的思想体系,保存并翻译了大量古希腊的著作。伊斯兰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空创建了准确的恒星目录和行星运行表。现在天空中许多明亮的恒星都是用阿拉伯名字命名的(例如天津四:Deneb,毕宿五:Aldebaran等等)。直到文艺复兴,欧洲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美,大量的天文学家在解释恒星和行星运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到了16世纪,基督教下的欧洲科学界有了几个共识:
- 人是造物主的特殊创造;
-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重拾古希腊思想体系,即找到物理事件的逻辑解释。
随之而来的是重新理性解决物理问题的强烈欲望。奥卡姆剃刀原则逐渐成为科学家的指导思想之一,即在两个或多个可以正确解释观测结果的模型之间,选择最简洁的那个(用最少的假设和修正来对观察结果加以解释)。在这种思潮下,一些科学家在文艺复兴初期就开始对托勒密的地心说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哥白尼就发现了其中的许多缺陷。他认为,行星运动应该是以观测结果为基础的匀速圆周运动。而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在哥白尼的时代,世人发现亚里士多德关于万物绕地球运行的想法与实际观测结果不太相符,因此在原有的托勒密模型上添加了一层又一层的天球和行星轮(本轮 均轮),以使模型与实际观测相结果一致。这使得托勒密模型变得异常复杂而极不优雅,哥白尼认为这绝对是非上帝的。因为全知全能的上帝不会搞出这么臃肿而充满补丁的系统,万能的上帝创造出的世界一定是更简洁,更优雅的!
哥白尼受到了新柏拉图主义(将基督教和柏拉图主义相结合,以古希腊思想来建构宗教哲学)的强烈影响。这使他相信太阳是上帝的化身,因为太阳给了我们温暖和光明,正如上帝一般,而上帝应该居于宇宙的中心。所以他采fu用huo了古希腊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天文学者阿利斯塔克(与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同一时期)的模型。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与打满补丁的托勒密地心说模型具有相同的准确性,但更为优雅简洁。他发现距离太阳较远的行星运动较慢,而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的不同速度为观测到的逆行运动提供了非常简单的解释。
哥白尼的假说事实上也与观测结果不太相符(后来开普勒等人的观察结果证明了哥白尼理论有些也是错的),因为行星的运行轨迹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
所以说,哥白尼只是选对了一种古已有之的假说,从而让上帝的作品更简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