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
这首诗就是中国历史上
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岳飞所作。
8月6日,某手游设计了一Q版岳飞立绘,
岳飞袒露上身,牵羊免冠。
该岳飞人物设计一出,
即引发了网友热议。
因为肉袒牵羊为受降仪式,
是古代一种极其屈辱的行为,
要求俘虏赤裸上身,脖子系绳,
像羊一样被人牵着,任人宰割,
因此牵羊礼中常常有人不堪受辱而自杀。
微博截图
8月11日,该网游就此设计作出解释,
表示是按照十二生肖设计,
制作组考虑岳飞是一代名将……
将他选为羊属相代表居民云云,
但对于为何袒露上身则未作出说明。
网友评论
使用历史人物作为游戏角色形象,
决不能忽略人物所具的历史意义。
将肉袒牵羊用在岳飞身上,
表面看是对历史的不了解,
实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侮辱抹黑。
历史不能游戏,
就算人物形象再独特,服装再精致,
也不能让人欣赏。
那么肉袒牵羊所涉及的肉袒、牵羊礼到底是什么?
肉袒牵羊是古代战争中战败国向战胜国投降的一种仪式。先秦史书中即有《左传》云:
《左传》宣公十二年春,楚子围郑,三月克之,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楚王因其能下人,退三十里而许之平。
《你好,宋徽宗》局部 图源:博物馆|看展览
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有战争就有输赢。很多时候,战败的一方为保全自己和子民会主动投降。
自先秦至明清,战胜方均会让俘虏行一系列投降礼,肉袒一直存在。
通过文献记载可以发现,无论是郑襄公的肉袒牵羊礼,还是吴国投降于越国时的肉袒膝行礼,肉袒无疑都是投降礼中重要的形式。
肉袒的寓意是什么呢?
第一,投降者肉袒是为了表达自己愿意屈服为臣仆。《史记集解》引贾逵曰:肉袒牵羊,示服为臣隶也。杜预在注释《左传》的时候承继了贾逵的说法,同样认为肉袒牵羊,示服为臣仆 。因此,肉袒对于古人来说是一种耻辱。
第二,肉袒是表达一种希望得到哀怜的意思,其形式是脱掉衣袖露出肉体,如颜师古曰肉袒,谓脱其衣袖而见肉。肉袒者,自挫辱之甚,冀见哀怜。
可见,所谓肉袒,无非是投降者为了取得战胜方的宽恕,行投降礼以示自毁。
如郑襄公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鄙邑,孤之罪也。
第三,肉袒还能表达一种愿被杀戮的意思,其形式是脱去上衣露出肢体,如宋朝鲍彪以为:肉袒,露肢体,示欲受刑。
自古以来,上至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严格的穿衣体制。
因此君主脱去衣裳,袒露身体,意味着主动放弃权利,接受战胜国的惩罚。而统治阶级的男子也都不能轻易裸露身体,否则即为一种失礼行为。
只有在祭祀或者进行乡射礼的情况下才可以裸露身体,如在祭祀时,君主要肉袒迎接和宰割牺牲。
而行牵羊礼,意味着俘虏将像羊一样,已失去人的尊严,任由对方宰割。
流传千古的《满江红》,多认为岳飞所作。其中,慷慨激昂又满怀悲愤地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每每读之,令人感觉有热血在身体里奔涌。
这里所说的靖康之耻,即北宋于靖康二年(公元 1127 年)被金国灭亡,乃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亡国浩劫。
岳飞,图源:中国国家历史
公元1128年,金太宗就给北宋的俘虏举行了一场屈辱的牵羊礼,也称献俘之礼。除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还包括皇后、皇子、皇妃、公主在内的一千三百多人。
《靖康稗史》之《呻吟语》云:二十四日,虏主以二帝见祖庙……黎明,虏兵数千汹汹入逼至庙,肉袒于庙门外。 二帝二后但去袍服,余均袒锡,披羊裘及腰,絷毡条于手。二帝引入幔殿,行牵羊礼。
《靖康稗史》之《燕人尘》云:(天会六年)八月乙亥,宋二帝至京,置元帅甲第……金帝后、诸王、郎君、大僚乘骑前,继以契丹一行,后导白吟五:云‘俘宋二帝’、云 ‘俘宋二后’、云‘俘叛奴赵构母妻’……宋帝后均帕头民服,外袭羊裘。 诸王、附马、妃殡、王妃、帝姬、宗室妇女、奄(按:疑‘阉’之误)人均露上体,披羊裘……入御寨一时许,纷纷遣出,大僚监押以去。
这些人里,除了皇帝、皇后被剥了衣服、披羊裘,其他人全都是光溜溜地袒露着上体,腰里围着羊裘,皮条缚手,脖子上牵根套绳,由金兵像牵羊一样牵引至金太祖庙祭祀。
朱皇后因不堪受辱,在行完牵羊礼的当晚选择了自尽。随后,金太宗封宋徽宗为昏德公,封宋钦宗为重昏侯。
《靖康稗史》还记载,金人可以随意买卖宋妇女,有铁匠仅以十金便能购得宋朝公主为妾。
顺着历史的线索考察秦汉以后的投降礼仪,牵羊礼其实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也是因为牵羊礼过于屈辱野蛮,过于践踏尊严、泯灭人性,因而最终被摒弃了。
由此可见,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将岳飞设计为袒胸露背、牵羊脱冠的形象,都实在不妥,很难不使网友产生侮辱抹黑历史人物的想法。
手游年轻玩家众多,
更需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
否则,容易误导青少年,
使他们无法准确把握历史人物。
历史的后浪滚滚向前,
以前的历史总要靠后人书写。
如果青少年接触的是扭曲的历史,
那么历史将不成其为历史,
民族记忆也将走向破碎与虚无。
游戏虽小,意义不小。
历史虽重,自轻则侮。
该手游被质疑,
也提醒有关从业人员,
在创作中必须坚守文艺创作的原则,
特别是对历史题材,
应当对历史充满真情和敬意,
而不能轻佻或儿戏。
只有心怀敬畏,尊重历史,
才能设计出真正的好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