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台售价2263万?被美国垄断了整整15年,如今我国终于成功攻克
前言
医疗技术交际是年轻人拥有质的飞跃和进步,但是在这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有关于医疗产品的研发方面也存在相应的短板。在这些短板的限制之下,也就让我们不得不花更多的价钱去从国外进口这些医疗器材。
就比如说手术机器人,受到的欢迎程度是特别高的。但是价格一点也不接地气,仅仅一台机器人的售价就已经达到了2263万。令人更加无奈的就是,手术机器人的相关研发技术被美国垄断的时间达到了整整15年。
好在通过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如今已经成功的拿下了致命的短板,攻克了技术难关,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手术机器人。
就在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之下,有不少手术都可以通过机器人高效率的去完成,在增加成功率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效率。
看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手术机器人,但是在研发的过程中却面临很多的问题,不仅需要从事医学的人员以及从事科技的人员,还需要他们共同的努力。
有任何的参差不齐,都没有满足医疗行业的正常发展。需要明确的一点便是手术机器人完全不仅仅只是一个机器罢了,这是一套特别完整的有关于腹腔镜的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对于整个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得到全面的了解,从而为后续展开手术的时候做完美的铺垫。
目前市场上,受到认可程度最高的手术机器人,就来自于美国制造,名字叫做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在整个制造领域都已经处于垄断的趋势,在制造这款机器人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核心理念就是微创技术。借助于微创技术,让机械臂可以顺利的进入人体的腹腔,紧接着还可以把内部的组织成像之后放大。
看到成像后的医生就可以操控机械臂,轻轻松松的完成手术。通过这样的方法在做手术的时候,相比起传统的手术而言,具有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说手术过后的创伤是比较小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紧接着在成像之后,医生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组织,最大程度上提升准确率。最后一点就是避免因为颤动而引起来的不必要创伤,同时还能够让医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感。
就拿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销量来看,早已经遥遥领先,从2012年到2019年,在我国境内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的手术量,在不断的增长。在2019年落下末尾的时候,使用这款机器人累计完成的手术,也已经超过了13万次。
在这一系列的优势之下,医生们也乐于使用这种机器人做手术。但不得不感慨,因为核心技术是致命的短板,当我们购买了达芬奇机器人之后,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后续的维修费用,维修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为了能够打破这种垄断的趋势,我方科研工作者也在不断的去研发,进而突破技术的封锁。的确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1年的时候,许凯教授就带领着他的团队研发出了单孔的内窥镜机器人,名字叫做术锐。
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患者的出血以及留下的创伤面等,相比起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而言,表现的就更加的有优势一些。而术锐手术机器人的成功研发也就意味着我方打破了美国在医疗器械这个行业中的垄断场景。
成功的拿下了有关于医疗器械制造方面的短板,对于腔镜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成本而言,也将有大幅度的降低。就在这个机器人顺利的被研发出来之后,在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也造成了一波不小的轰动。
根据相应的信息,我们了解到的就是,术锐腔镜手术机器人,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采用的是蛇形的手术执行臂,摆脱了动作僵硬以及承载能力有限等一系列的短板。
在同一套的操作系统之下,能够展开多种手术,比如说单孔的以及多孔的,还有内窥等治疗。具有的临床适用性能是特别强。就拿目前市场的销量来看术锐机器人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的增加,有不少医院都已经用术锐直接取代了达芬奇机器人。
形成了这番状况之后,相关人员就开始大胆的预测,再过5年或者是10年之后,我国所生产的手术机器人占据的市场空间,将会匹敌200~500亿元,得益于此,手术的成本也将不断的降低。
结语
在手术机器人制造这个领域,我国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已经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之后,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得以康复。但我们完全不会止步于此,科研工作者还会继续努力,从而研发出更加高端更加先进的医疗器械。
今日话题:术锐诞生!被美国垄断15年的手术机器人,如今我国终于攻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