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因斯坦给中国留美学生的一封信,信件很简短,内容很残酷
1954年9月,爱因斯坦收到一份特殊的信件,因为这是一个中国留美学生所写的求助信。
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留美学生受到巨大的冲击,美国禁止包括钱学森在内的大批中国留美学生离境归国。至1954年9月,随着战争落幕一年多,美国依然没有取消限制令,为此中国留美学生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得到爱因斯坦的帮助,呼吁美国解除限制。
9月8日,一个叫虞俊的留学生写了一封信,四天之后的9月12日爱因斯坦回了信件。爱因斯坦的信件很简短,但简短文字的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却非常残酷,令人难以置信。
01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留美学生向美国社会各界寻求帮助,希望能够突破美国的重重阻力回到国内。当时,抱团的中国留学生核心力量一共有20多个,其中有李恒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材料科学专家,见下图)、虞俊(水利专家)、师昌绪(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李恒德晚年回忆:我们也商量过给爱因斯坦写信,希望得到爱因斯坦的帮助。后来请虞俊写了,爱因斯坦居然也回信了.......可惜这封回信遗失了。
李恒德回忆中,爱因斯坦没有提供帮助,原因在于爱因斯坦阐述自己已经受到美国的怀疑,不方便帮助中国留学生。那么,事实真相到底如何,爱因斯坦到底写了什么?
幸运的是,爱因斯坦文稿都被妥善保存,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中国学者还是找到了这封遗失的信件。2012年,学者王德禄通过以色列耶路撒冷的爱因斯坦档案馆,查到了爱因斯坦的回信,信件内容如下:
亲爱的先生:我很遗憾得知在这个国家留学的中国年轻人被禁止返回自己的祖国。你希望我能写一封推荐信,很抱歉,我无能为力,因为我在这个国家的处境也已经很困难,而且我也没有有影响力的朋友在这件事上能够提供帮助。我希望这种状况不久就能得到好转。祝好运。
上世纪五十年代,爱因斯坦早已誉满全球,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几乎是任何国家的座上贵宾。以爱因斯坦的学术地位,说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并不为过,那么爱因斯坦给虞俊的回信,到底是冷眼旁观的托词,还是身陷囹圄的无奈?
02
1947年,爱因斯坦声明的一段话,可能颠覆了无数人的认知:
我来到美国是因为我听说在这个国家里有很大很大的自由,我犯了一个错误,把美国选作自由国家,这是我一生中无法挽回的错误。
作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大牛,按说无论何时何地,人前人后应该皆是鲜花满地掌声响彻云霄,为何爱因斯坦说出这一番批判性的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解密了一批关于爱因斯坦的秘密档案,总共1427页,揭示的真相非常残酷,爱因斯坦在美国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开心。
这封秘密档案的前16页,源于一封控诉信。
1932年12月,爱因斯坦第三次访美,在美国驻柏林领事馆面签时,誉满全球的爱因斯坦却遭遇到特殊审查,以至非常生气拂袖而去,愤怒的质问:这是什么,宗教法庭吗?随后,在电话中告诉美国领事馆,如果他24小时内拿不到签证,美国之行就告取消。之后,美国驻柏林领事馆才赶紧发出签证。
美国人之所以如此对待爱因斯坦,原因在于一封控诉信。1932年,美国一个叫爱国女性协会的组织提交了一份16页控诉信,指责爱因斯坦与苏联的存在秘密往来,于是才有美国驻柏林领事馆对他的特殊审查,而这是也美国秘密调查爱因斯坦的开端。
在时代大背景之下,美国如此谨慎对待爱因斯坦,似乎也说得过去,但在之后的一系列行为却令人不寒而栗。《爱因斯坦语录》的编者艾丽斯•卡拉普赖斯阅读了秘密档案之后,惊讶地表示:我看到的东西使我难以置信。
艾丽斯•卡拉普赖斯看到的是,爱因斯坦遭到全方位监控,与他往来的人物、电话、信件、垃圾桶、办公室、家里等等都遭到监控,甚至办公室与家里还遭到秘密搜查。当然,持续20多年的监控,最终却是一无所获,直到爱因斯坦死去,爱因斯坦间谍案才不了了之。
很难让人相信,一位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竟然会遭遇如此对待。
03
在爱因斯坦人生中,有两封信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收件人都是罗斯福总统。
1939年,爱因斯坦委托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起草了一封信,提出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以及对德国可能率先制造出原子弹提出警告。
1940年,或许感到罗斯福没有行动,于是爱因斯坦又写了一封信,再一次强调制造原子弹的紧迫性。
1941年,美国决定制造原子弹,即曼哈顿计划。作为原子弹核心理论的提出者,又是率先倡导美国制造原子弹的爱因斯坦,毋庸置疑的应该参与曼哈顿计划。但事实上,爱因斯坦被排除在外。美国相关情报机构的结论是:
鉴于爱因斯坦博士的激进背景,本局不推荐雇佣他从事机密性质的工作,除非经过极其审慎的调查。因为像他这样背景的人,似乎绝无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成一个忠贞的美国公民。
毫无疑问,这一逻辑还在盛行。
04
美国对爱因斯坦的行为,他是否知道呢?
1948年,爱因斯坦与波兰驻美大使谈话时说,我们这段谈话一定有人正在录音。这个大厅装了窃听器,我的住所也受到严密监视。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1950年之后,美国移民部门努力收集各种证据,目的是为了撤销爱因斯坦的美国公民身份,并将他逐出美国。一方面认为爱因斯坦可能会泄密,因为需要严密监控,一方面又要将爱因斯坦驱逐出境,难道驱逐出境不是更便于爱因斯坦泄密吗?当时的美国人的行为真让人看不懂。
显然,爱因斯坦对中国留美学生所说的无能为力,并非冷眼旁观的托词,而是爱因斯坦真实处境的写照,连他自己都处境艰难,属于非常敏感的人物,更遑论帮助中国留学生了。
这位科学大牛,看似誉满全球,实则早已身陷囹圄。
1955年5月,爱因斯坦在美国去世,艾森豪威尔总统(见上图)在悼词中说:
他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于此地找到了自由的气息,为此美国人民深以为傲。
毫无疑问,以爱因斯坦的1427页秘密档案,与中国留美学生回国受阻的案列来看,艾森豪威尔的这一句悼词无比刺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