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北宋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国灭掉。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渡江南下,建立南宋,使得赵宋王朝得以延续。但南宋成立之初,面临的形势一度非常险恶。北方的金国人满腔野心要一统天下,想把南宋也一口吞掉,屡次出动大军向南宋展开疯狂进攻。新生的南宋,马上陷入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中。
战乱出良将,时势造英雄。面对金国人咄咄逼人的攻势,被逼到了悬崖边上的南宋军民,胸中的血性和勇气终于被激发出来,一大批能征善战的虎将脱颖而出,如岳飞、韩世忠、吴阶吴璘兄弟、刘锜等。他们凭借非凡的胆略与过人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与凶悍的金兵展开殊死拼杀,并成功地遏制住金兵的攻势,使得南宋转危为安,得以延续了150余年。
其中的岳飞,是南宋乃至整个宋朝武将之中的代表人物。即使放眼整个古代军事史,岳飞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将之才,历来被视为足以和白起、韩信比肩的军事奇才。岳飞不仅将略超群,更兼对国家赤胆忠心,为了国家利益,他置个人生死富贵于不顾,与秦桧等投降派针锋相对,势不两立,最终遭到奸臣陷害,含冤而死。
岳飞虽死,但他的浩然正气和凛凛英风,却长存天地之间,成为后世模仿的人生楷模。很多人都以岳飞为偶像,热切希望成为和他一样的千古英雄。南宋宰相韩侂胄,就是一个这样的人。韩侂胄,字节夫,河南相州人,与岳飞是老乡。宋宁宗时期的宰相。由于他的名字过于生僻,本文中以他的字作为代称。韩节夫,出身宋朝名门望族,家族世代担任国家大臣。他的祖父是北宋一代名相韩琦,父亲韩诚是保宁军承宣使。韩节夫在家族荫蔽之下,不到二十岁就入宫担任带御器械,俗称御前带刀侍卫,由此踏上仕途,并一步步做到汝州防御使、知阁门事。
宋光宗赵惇生性懦弱无能,长期被强势骄横的李皇后挟制压迫,逐渐患上精神疾病,时轻时重,已经无法正常处理国事。韩节夫和宰相赵汝愚合谋,鼓动大臣拥立皇太子赵扩登基,史称宋宁宗。宋宁宗登基后,韩节夫凭借拥戴之功,成为宋宁宗的大红人,从此青云直上,一步步成为南宋宰相。韩节夫是个坚定的主战派,力主对金国用兵,北伐中原。他以岳飞为偶像,一生处处仿效岳飞,幻想能实现岳飞的未竟事业。韩节夫掌权期间,全面给岳飞平反昭雪,并鼓动宋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同时韩节夫还追夺秦桧的王爵,改其谥号为缪丑,并亲自起草了批驳秦桧的檄文: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一时让人们交口称赞。
韩节夫还调兵遣将,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开禧北伐,从江淮前线和四川前线两路出兵北伐,全面对金国开战。韩节夫极力主战,与当时朝中的投降派大臣史弥远等人发生尖锐矛盾,双方水火不容。丧心病狂的史弥远,竟然派遣刺客暗杀了韩节夫,韩节夫就这样为了国家献出生命。但韩节夫虽然一生以岳飞为偶像,但后世对他的评价极低,认为他是秦桧第二,动不动把他与秦桧相提并论,《国史》与《元史》都把韩节夫列入奸臣传,与秦桧并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原来,韩节夫表面上看,虽然和岳飞一样是一心为国的主战派,但两人的出发点和动机都截然不同。岳飞是为了国家不计个人生死安危,而韩节夫所有的行为都是一个目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富贵和地位。他在南宋国力凋敝、准备很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向金国用兵,发起开禧北伐,结果遭遇空前大败,导致南宋丧师失地,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人们认为他对南宋造成的伤害,甚至不在秦桧之下,故此才把他比作秦桧第二。参考资料:《宋史》
评论